歷經多時籌備工作
花蓮樸門永續生活協會終於成立了
很多朋友知道
我常上樸門課程
對樸門很熱衷
我一時很難回答出樸門到底是什麼
現在我終於可以告訴大家
樸門是一種生態農法
也是一種生活態度
而所謂生態農法
就是利用大自然的 陽光 空氣 水...等資源及昆蟲 細菌等的農法
我又稱她是懶人農法
但我覺得以下回答最完整.....
樸門—開啟眾生永續共生之門
文:邱奕儒 博士
慈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面對日益惡化的全球氣候、環境污染與貧富差距,乃至於未來的糧食、能源、天災等危機,許多人心中都有一股說不出的無力感,更有些人因而身心失衡。然而同時間,一場寧靜的革命正悄悄地在世界各地快速展開!這些實踐者們透過深沈的反思,彼此合作,以期重建人與自己、人與人及人與環境的協調平衡;在此協調平衡的狀態,上天的好生之德就能充分展現,利益眾生。這全球草根性的運動,就是樸門運動!
樸門(Permaculture)是permanent(永恒的)與agriculture(農業)及culture(文化)之縮寫。由澳洲塔斯瑪尼亞大學教授比爾墨利森(Bill Mollison) 於1970年代所創。他經年在大自然中深度觀察自然系統的運作,但目睹週遭環境不斷遭受破壞而心痛不已。他選擇的方式不是上街頭抗議,而是創造了一個積極正向的解決方法。他認為,如果沒有讓大部份人體驗到自然運作法則如何照顧每一眾生,如果人們沒有學習到以順應自然法則來設計自己的生活,那麼光靠街頭運動是無法建立人類永續生存發展的社會。
樸門法則 師法自然
透過大自然的深度觀察,比爾墨利森有許多重大的領悟。例如,相對於不斷產生污染及垃圾的現代社會,自然系統中沒有一樣東西是廢物,萬物皆有用,每個過程的廢棄物都是下個過程的原料;森林系統不需施肥、灌溉,森林中各組成份子相互合作,就能滋養眾多生命,若是能將自然森林中各要素重新設計成可食用的,那就可以營造能自我維持的「食物森林」。於是他將種種大自然中領悟到的自然模式應用在如何設計與創造永續的農業與生活。
樸門運動 蔚為風潮
早期的樸門運動主要著力於永續性的食物生產與生活方式,隨著時間的累積,樸門哲學已擴展到文化、社會及經濟等領域,如都市規劃、社區改造、生態村、在地經濟、社區貨幣等。近年則有實踐者將身心靈成長、園藝治療、綠色療癒等整合進入樸門的架構中,它可說是一個不斷進化的運動!
照顧地球照顧人 分享多餘
僅管樸門的應用五花八門,但其核心精神都不離三項倫理、十四項設計原則、設計策略及操作技術等四個層面的設計邏輯。三項倫理亦即樸門的中心思想:「照顧地球、照顧人、接受物質有限性並分享多餘」。台灣目前已有許多個人及團體積極推動樸門,如大地旅人工作室、野蔓園、阿南達瑪迦等。宜蘭教養院及黎明教養院則將樸門整合在綠色療癒中;花蓮地區的樸門實踐則是由碧雲莊社區發展協會與慈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合作的「樸門永續設計課程」啟動。
總之,當失序與破壞的力量在全球猖狂時,天地間澄靜的生命力亦同時滋長。樸門就是一種開啟與眾生永續共生之門。
我極力建議樸門永續生活協會成立後
一定要力邀花蓮縣政府及各鄉鎮首長簽署
邊路兩旁禁灑農藥宣言.....
但暫時未列入工作項目
我會再接再厲 希望大家給我支持......
';$(".articleExtAd").append(notVIP);setTimeout(function() {$('.top-toolbar').data('top-toolbar').setAD({title: "\u82b1\u84ee\u6a38\u9580\u6c38\u7e8c\u751f\u6d3b\u5354\u6703\u6210\u7acb\u5566",label_id: 176,label_name: "\u81ea\u7136\u79d1\u5b78"});}, 2000);





Powered by Xuite
姓名:湯平
bokashifarm's 新回應
- 沒有新回應!


五年前為了實踐農場自給自足的生活,
前兩、三年可說是吃足了苦頭,
對於蔬菜,幾乎全軍覆沒,
果樹更常遭天牛攻擊到無力招架,⋯⋯
當時的農場幾乎是種甚麼蟲就吃甚麼!
因為我是採用自然農法,
不施肥更不灑農藥,
菜長的速度來不及蟲吃的速度.....
不過也因為是自然農法的關係,
有吃菜的蟲,才會有吃蟲的蟲的耐心等待,
現在,農場的食物森林逐漸成形,
我們自然有了不播種就有的野菜
及強健的季節蔬菜與四季水果!
- 日誌
- 相簿
- 影音
bokashifarm's 新文章
- 蝶豆花採種
- 蝶豆花茶包
- 洗番茄種子
- 農場裡我最愛的四種野菜!
- 雜草蟲聲永興農場現況!!
- 採收農場的紅藜!!
- 也是農夫友誼
- 500元的元旦大餐!!
- 農夫的友誼
- 作一缸洛神及百香果酵素
離婚證人